鋼貿企業西進淘金,還得三思而行。那么,鋼貿企業如何去西部開拓市場,謀求發展呢?對此,記者采訪中,一些市場人士說他們對上海地區鋼貿企業去西部創業的情況進行調研,大都采取的一個比較安全保險的方法,就是“跟隨建筑工程隊跑,為建筑工程隊提供鋼材!痹瓉,這批建筑工程公司是上海鋼貿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經過十幾年的合作,彼此之間十分熟悉,相互都很信任,在經營上沒有風險。當這批建筑工程公司承接西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之后,去西部進行施工,上海的鋼貿企業也跟著工程隊前往,在工程隊施工的當地或周邊地區采購鋼材,如果當地的鋼材市場價格與上海相差懸殊,就將上海的資源運往當地,把
304不銹鋼板賣到西部,鋼貿公司只跟建筑工程公司這一終端用戶結算,避免了因“地生人不熟”所帶來的風險。這種“跟隨終端用戶西進拓展市場”的貿易模式,對鋼貿企業來說,既安全,又可靠。同時,便于鋼貿商漸漸熟悉當的市場環境和交易模式,為今后獨自在西部發展打下基礎。
一些鋼貿公司的老總說,“跟隨終端用戶西進拓展市場”,這是時下滬上鋼貿企業西進的一條路徑。
從一些市場人士掌握鋼貿企業西進開拓市場的情況來看,似乎沒有像一些鋼貿商所想象那樣“西進淘金”的預期,有的鋼貿企業到了西部之后,感到那里的鋼材市場需求也不旺盛,市場同樣疲軟,競爭十分激烈,感到“西部并不是一塊未開墾的‘肥田’”,“去前充滿希望,去后感到失望!
因此,市場人士提醒鋼貿企業西進淘金還須冷靜、理智,切莫貿然盲動,草率行事,在西進之前,盡可能對當地鋼鐵生產、鋼材需求以及鋼貿企業狀況、鋼材市場環境及經營規則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據自身的實際,作全方位考量,最終進行抉擇,先探路,后布局,再挺進,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才可少走彎路,取得實效。